首页 >合同法 > 正文

合同法 第37条

admin 2024-12-03 11:45合同法 25 0
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有关问题。具体而言,该条规定了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,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合同成立。如果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手续,或者约定采用书面形式但未办理批准手续的,合同将不会成立。在签订合同时,双方当事人应当认真遵守合同法的规定,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。

本文目录导读:

  1. 合同法第37条概述
  2. 合同法第37条的详细解读
  3. 合同法第37条在实践中的应用

合同法第37条: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关键要素

在商业活动中,合同法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,合同法第37条对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要素有着明确的规定,本文将围绕这一关键词,详细解析合同法第37条的内容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。

合同法第37条概述

合同法第37条规定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必备要素,这一条款强调了合同双方在达成协议时,必须满足一定的法律要求,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,合同法第37条的内容主要包括:

1、合同双方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;

2、合同内容真实、合法、有效;

3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、一致;

4、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。

合同法第37条的详细解读

1、合同双方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

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即具有签订合同的法定资格,这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民事主体,自然人必须年满18周岁,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,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,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具备合法的法人资格和经营资格。

2、合同内容真实、合法、有效

必须真实、合法、有效,这要求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,不得违反公序良俗,合同内容应明确、具体,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。

3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、一致

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、一致是合同成立的重要条件,这要求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,应当诚实守信,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,且双方意愿应达成一致,如果存在欺诈、胁迫等情形,导致意思表示不真实,则可能影响合同的成立与生效。

4、合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

合同形式应符合法律规定,根据不同的合同类型和内容,可能需要采用书面、口头或其他形式的合同,对于不动产买卖、租赁等重要合同,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,某些特殊类型的合同,如技术转让合同、涉外合同等,可能需要符合特定的法律程序和要求。

合同法第37条在实践中的应用

合同法第37条在商业活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,它为合同双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导,帮助双方了解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必备要素,合同法第37条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,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,在商业活动中,如果合同违反了第37条的规定,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,给交易双方带来损失,遵循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对于保障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。

合同法第37条对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要素进行了明确规定,这一条款不仅为合同双方提供了法律指导,还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,在商业活动中,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并遵循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,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,政府和司法机关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,确保合同法第37条得到有效执行,才能保障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。


关灯顶部